教會對社會議題回應的思考

近日有些信徒就教會沒有在「佔中/反佔中」這社會議題作出公開表態,感到有點疑惑,本文現就此問題作一原則性的分享。

教會不論面對哪一個社會議題,都應先回到聖經在「政教關係」的教導上去。

聖經中有關「政教關係」兩處最重要的經文,分別是「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神的物當歸給神。」(太22:21);和「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羅13:1)。

綜合這兩段經文,我們至少得出以下的教導:

1. 「政教須分離」:
「政」主要是指政治、政府、政權…而其責任是要透過它的權力去叫人離惡行善(羅13:3)。她所管及的範圍固然涉及政制、政治等,但有時也會涉及信仰和道德等層面。
「教」是指「教會」,包括基督教、宗派和各堂會,但不包括個別信徒,而其責任是要透過它的見証使人回歸真神。她所涉及的範圍固然是在信仰和道德方面,但她也無可避免有時會面對政府和政治等事情。

2. 由於「政」與「教」同屬地上的組織,故它們不可能完全分離,絕對互不相干。這是說在一般情況裏,政治和教會須各在其位去完成神的託付。教會的使命不在建立政府,當政府行義守法的時候,教會應當接受政府法律的規管。

3. 羅13:1指出「掌權的都是神所命」,這表明政權也是屬於神的。既然教會的責任是要透過它的見証使人回歸真神,故教會也有責任協助地上政權不離開(回歸)神賦予它的目的:「是要透過它的權力去叫人離惡行善」。當政府在涉及信仰和道德層面的事情(例如:信仰自由、性道德等)有所不義不法的時候,教會便應指出政府在有關的信仰和道德方面的錯誤;甚至在極端情況下作出「公民抗命」,但不是推翻政府。

在思考教會如何對社會議題作出回應時,我想最先是要小心辨識該社會議題是屬「政治性」或「信仰道德性」。當然政治問題也可以涉及信仰道德問題,反之,信仰道德也可以涉及政治政問題的。

倘若該社會議題是屬「政治性」的,教會便不宜表態,因為政治事情大都是相對的,同時教會的角色也不是處理政治事情。

但倘若該社會議題是屬「信仰道德性」的,教會便應作出回應,因為信仰和道德反映神的本性,也同時超越政治。

就以近日「佔中/反佔中」事件為例,它也涉及「2017香港特首選舉」,這都屬「政治性」的議題,故教會不宜就此作任何表態。當然有人會說這議題涉及「社會公義」,但「佔中」和「普選」是否必需或唯一的政治做法去達致「社會公義」呢?反過來說,為了保持「社會安定繁榮」,有人支持「反佔中」,同樣這立場又是否必需的政治做法去達致保持「社會安定繁榮」呢?上述兩種看法都可以說是個見仁見智的「判斷」,而非明確的「真理」,所以教會在整體上不宜也無從就「支持佔中」或「反對佔中」表態。期望會眾明白政教的關係,也了解教會在依據聖經教導下的思考過程,不會去批評或不滿教會不為某些社會議題表態。

當然個別信徒可以用真理、常識和智慧去判別某些社會議題中各方的道理,然後作出自己的決定。我們也可以在教會裏討論分享有關的看法,讓大家對事情多一點認識,但卻不可在教會裏遊說別人支持自己的看法或行動。更重要的,是大家既為主內的肢體,不可因立場不同而在教會內外粗暴地惡言互相論斷,此刻反倒要一起同心為香港禱告、為中央政府禱告、為持不同立場的對方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