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第五章---耶穌生氣的那天

(節錄自《疾風烈火》作者:辛傑米‧梅定恩,雅歌出版社,2000年出版)

【為鼓勵大家參與「擴堂40日祈禱運動」,一連五週的程序表都會特別刊登有關祈禱的文章,願我們一起為元浸擴堂禱告,懇切尋求神的心意引領。】


與大部份的基督徒一樣,我喜歡耶穌肩上背著小羊,帶它到安全的地方那幅畫像。但是有另一個耶穌的形象,坦白的說,似乎與這圖像不大相稱!

耶穌進入聖殿,趕出殿裡作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也不許人拿著器具從殿裡經過,祂教訓他們說:「經上不是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萬國禱告的殿』麼?你們倒使這殿成為賊窩了。」

無疑地,十二個門徒與群眾一樣震驚;聖經並沒有提到他們幫助老師潔淨聖殿。一向慈愛的耶穌到底怎麼了?到底是什麼如此激怒神的兒子?

第一世紀那些兌換錢幣的人雖然身處聖殿裡,卻只是為著生意和謀利,全然忘卻了建立神殿的主要目的。

耶穌似乎在說:「我父的家是為了禱告,環繞在我父四周的香氣,應該是人們打開他們的心敬拜、懇求的香氣。這裡不是一個只為賺錢的地方,這是一個呼求主的房子。」

使基督的教會、基督徒、基督徒的聚集與其他的有所分別之處,應該是那禱告的香氣。你的傳統或我的傳統都無關緊要。反正這殿也不是我們的,這是屬父神的。

同樣,聖經從創世記到啟示錄什麼時候說過:「我的殿要稱為講道的殿」?或者曾說過:「我的房子要稱為音樂的殿」?

當然沒有。

聖經確曾說:「我的殿要稱為萬民禱告的殿。」講道、音樂、讀神的話,這些都很好,我這樣確信並且遵行這一切。但這些卻絕不可以超越禱告,因為禱告乃是神居所的記號。老實說,我曾目睹神在十分鐘真正的禱告中所做的,比我十堂的講道還多。

你曾否注意耶穌開始基督教會,不是發生在講道當中,而是發生在人們的禱告當中!在使徒行傳前兩章,門徒除了等候神以外,什麼也沒做。正當他們坐在那裡敬拜、與神交通,讓神塑造他們、潔淨他們的靈,進行除了聖靈之外沒有人能做的開心手術,就在那一刻,教會誕生了。聖靈傾瀉而降。

神是在禱告會當中誕生教會,然而今天教會的禱告會已經幾近絕跡。

我確信羅馬皇帝時,初代的基督徒似乎不怎麼在乎可立古拉(Caligula),或是革老丟(Claudius),或是尼祿(Nero)怎麼做。有那一個王能阻止神?事實上,當神的百姓禱告呼求神的名時,地獄的魔鬼如何能勝得了?絕不可能!

在新約裡;我們沒有看到彼得或是約翰搓揉著雙手說:「唉,我們該怎麼辦?可立古拉是個雙性戀,他要指定他的馬成為羅馬參議員……多麼可怕的領袖典範!我們對這種行為該如何反應?」

讓我們不要與自己玩遊戲。讓我們不要再為自己教會軟弱的禱告生活自我安慰。在使徒行傳第四章,當使徒被不公正地逮捕、囚禁、威嚇時,他們沒有呼叫抗議;他們沒有尋求政治手段。他們立刻開始禱告會。很快地,整個地方便因聖靈的能力而震動(23-31節)。

使徒擁有這樣的本能:當遇見困難時,禱告。當害怕時,禱告。當挑戰來臨時,禱告。當遇見逼迫時,禱告。這新誕生的教會,如同一個嬰孩般的軟弱無助,從—般人看來,既沒有錢,沒有影響力,也沒有權勢,卻歡喜勇敢的蓄勢待發,將要靠著基督為神贏得外邦世界。這些人不用實行「信心的行動」,他們純然相信。他們不開研討會討論身心療法,他們只是醫治有病的。但是,如果照現代的標準說他們簡單無知,我們卻必須悲哀地承認他們向神敞開的程度是我們今天幾乎毫無所知的。

使徒保羅在羅馬書10章13-15節描述新約的救恩:

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然而,人未曾信祂,怎能求祂呢?未曾聽見祂,怎能信祂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

教會往往將這段經文與海外宣教連結。「我們今天需要好好奉獻一筆錢,好差遣傳道人出去。」他們這樣說沒錯,但那只是保羅整個順序的起頭而已。

因有差遣才有傳道,
因有傳道才有聽道,
因有聽道的,才能使人懂得求告主的名

請注意,「相信」不是頂點。表現出真正活的信仰,就是一個人全心全意呼求神。

關於教會生活,保羅告訴年輕的牧者,比如提摩太,應該如何做。這位使徒在提摩太前書2:1說得再清楚不過了:

「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

啟示錄說,當這二十四位長老最後跪拜在耶穌腳前,每個人都有一個金碗---你記得金碗裡是什麼嗎?到底是什麼馨香之氣會使基督如此歡喜?---「眾聖徒的禱告」 (啟5:8)

想像你和我,或坐、或站、或跪著禱告,真正打開我們的心向神---祂視敬虔的禱告是如此珍貴,以至於祂把這些禱告如珍寶般的保存起來。

在你所住的社區,你是否知道有哪一個教會,常常聚集所有的領袖專注來禱告?如果禱告那麼重要,為什麼不每個禮拜禱告?為什麼今天基督徒會願意花廿美元去聽目前最流行的基督徒藝術家的演唱會,而耶穌卻無法招聚一群人?

禱告理應成為一種屬靈習慣,但是當禱告淪為只是習慣時,便不再是禱告。心裡所願使禱告熱切。當一個人強烈的願望在心裡點燃,他絕不會冷淡散漫。心裡強烈的願望化作強烈的禱告。忽略禱告是靈命死亡的記號。尋求神的心不再催逼時,人便離棄神。心裡沒有所願,於是不再有真實的禱告。

這就是為什麼希伯來書的作者,特別強調所有基督徒的生活中心在於:「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4:16)聖經裡沒有說:「讓我們來聽講道。」我們在美國已經把講道當作教會中心,這是神從來不曾計劃的:真正盡職的傳道人是把人帶到恩典的寶座前,那裡才是真正恩典憐憫的源頭。

對於每一位傳道人與歌唱者,有一天神都要問一個問題---「你有沒有帶人找到行動的源頭---恩典的寶座?如果你只是娛樂他們,如果你只是搔搔他們發癢的耳朵,讓他們有一個溫暖舒服的時刻,你就有禍了。在恩典的寶座,我可以改變他們的生命。教會的領袖和牧者是否只是向人賣弄聰明?還是使他們飢渴的來就我?」

一個聚會若沒有讓人觸摸到神,這是什麼樣的聚會?我們還未真的遇見神;我們還未遇見這位唯一有能力、慈愛,足以改變我們生命的主。我很明白我們無法得到所有我們所求的;我們必須根據祂的旨意求。但是讓我們不要用神學理論,來逃避往往因為我們不求而無法擁有神要我們有的東西的事實。我們太少誠實的承認說:「主,我無法獨自處理這事,我已經撞牆32次了,我需要祢。」

老詩歌的歌詞說對了:

多少平安屢屢失去,
多少痛苦白白受,
皆因未將各樣事情
帶到主恩座前求。

神選擇禱告作為祂賜福的管道。祂將各樣的智慧、恩典和能力為我們擺設開來,因為祂完全知道我們的需要。但是要得到這一切的唯一方法,便是到祂所擺設的筵席前,嘗嘗主恩的滋味。

如果時局真如我們所說的壞,如果這一刻黑暗的世界真是越來越暗淡,如果在我們的家以及我們的教會,我們正面臨屬靈的爭戰,那麼我們若不轉向這位供應無限恩典與能力的神,我們便太愚昧了。祂是我們唯一的源頭。若我們忽視祂,我們便是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