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吃苦

來說說比較「Hardcore」的話題。

這個年代,常常聽見帶著嘆息的一句話︰人生很難。連少年人我們自己,就是本應屬於「年少不知愁滋味」的我們,在面對不同的人與事時(讀書、考試、經營朋友關係、「搞社、搞學會」等等),不少時候也總有著同一份嘆息︰人生,很難。

我們既不想悲觀地就此放棄,坐以待斃地宣告自己的人生「很失敗」;但又好像怎麼找都找不到那本讓我們能看見曙光、尋見出路的「人生攻略」(身邊確有不少人爭相推介著他們的「成功方程式」,但這些「方程式」不是貨不對辦、言過其實,就是感覺並不適合我們)。

人生的確不容易,也沒有簡易攻略。世界變化得太快,人生路千山萬水(意即不能預期的交錯險阻甚多),聲稱擁有「一招打天下」的簡易攻略的人,要不是過度天真,就是存心騙你。但是,沒有「攻略」,卻可以有方向;方向並不能告訴我們終點在哪,但方向能讓我們在此時此地能知道如何邁出腳步,下一步腳要踏往何處。我們仍舊看不透終點或出路,但最少這一刻我們能夠踏出腳步,走下去。

少年時期,其中一個重要方向,是吃苦。漫畫《鋼之鍊金術師》的名句︰「沒有伴隨痛苦的教訓… 沒有任何意義。人若是什麼都不願意犧牲就無法得到任何東西。」1 苦(辛苦、痛苦),沒有人會本然喜歡。但是,真正的成長,痛苦是必須的。

人想身體強壯的最快捷方法,是找個健身教練,在你很想放棄時仍然逼迫你、向你怒吼︰「最後一set!捱埋佢!」人想內心強大,就必須吃苦。球技要進步,就要忍耐著沈悶,不斷重覆練習基本功。想要增加學問,就需頂著內心的抗拒,把面前的知識啃下去,博聞還需強記(意思︰要想見聞廣博,還需用記憶力強行記下去)。想要高朋滿座(朋友多),首先需要捱住陌生階段的尷尬、忍耐住不同人「互相刺激」的奇特性格,去交際、結緣。成長來自吃苦,「忍住這份痛苦,並且克服超越它」,人就能成長、蛻變。吃苦,不是「一到手就能成功」的攻略,而是周而復始的抉擇︰每次掙扎、想放棄時,問自己,我想不想堅持刻苦,我想不想成長為更好的人。這是周而復始的抉擇。人生路仍然千山萬水,沒有單一方法能夠攻略;但努力吃苦,是一種生活可實踐的方向,讓我們在一次又一次的抉擇裡,漸漸成為更強大的人,如此總能累積自我欣賞,和別人的青睞,人生路走起來也能自豪一點、順暢一點。

成長在乎吃苦。少年人,你願意捨棄生活中短期的舒適與安逸,去換取人生長遠的自豪與專長嗎?還是你決定以人生今後的平平庸庸作為必要代價,去極盡享受今天的舒適與安逸?這是你的決定,也請記住你的決定。

箴言6:7-11(節錄)︰「螞蟻沒有領袖,沒有官長,沒有君王,尚且在夏天預備食物,在收割時儲存糧食。懶惰人哪,你要睡到幾時呢?你甚麼時候才睡醒呢?再睡片時,打盹片時,抱着雙臂躺臥片時,你的貧窮就如盜賊來到…」。

作螞蟻,還是作懶惰人,這是你的決定,也請記住你的決定。


1 因為是日文漢化,所以稍微有點「蹺口」。全句是︰「沒有伴隨痛苦的教訓就沒有任何意義。人若是什麼都不願意犧牲就無法得到任何東西。但是,如果能夠忍住這份痛苦,並且克服超越它…人就會得到不輸給任何事物的,強韌的一顆心。是的,一顆鋼鐵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