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苦中的掙扎(下)

上一次我們看到約伯最終開口咒詛自己的生日,提問人類歷來最重要的問題:「為甚麼?」,也是今天千千萬萬的人心裏的問題,受苦到底有甚麼意義?約伯的三個朋友來探望他,本來是要作他的「安慰者」。 三個朋友遠道而來陪伴,相對無言七日七夜後,約伯和三友開始對話。他們提出來的幾乎像一個方程式:「正義的人必然飛黃騰達;詭詐的人必然慘淡收場;如此類推,受苦的人必然是個罪人」。這些朋友斷定了約伯必然犯了罪,而他所受的苦楚就是神對他的懲罰。這那算得上是甚麽安慰呢!這些論點打動不了約伯,他的內心明知這些論點有所偏差。這些觀點將神描述為可怕的主人,但約伯的經驗令他不敢荀同,對他來說,受苦並不是「論過施罰、因果報應」。約伯的朋友們並未能夠提供恰當的答案,亦解釋不了 無辜的人為甚麼會受苦。

約伯相信自己並沒有犯下彌天大罪,以致上帝要這樣沉重地懲罰他,他真心地相信自己一向正直不阿。在他的掙扎當中,他的情緒波動,在絕望中萌生自殺傾向。在他最黑暗的時段,他感到上帝是他的敵人,所以他控訴上帝對他有欠公允,更毫不掩飾地在神面前表達出他對神的看法︰約伯直言神不再愛護他,而變成一位只會攻擊他及折磨他的神(六1-4、十7-8、十九6-13,21-22)。 約伯這種「神很無情」的說法,很明顯不是神學真理,而是受苦當中,約伯如何看神,以及他真誠地向神表達自己的感受。最終神亦在旋風中責怪約伯的無知。但有趣的是神認為約伯在怒火中對神的評論,反比其三友來得正確(四十二7-8);諷刺的是,約伯三友一直對約伯的言論表示反感,也處處為神辯護,到最後反而是約伯為其三友獻祭,成為神與三友和好的祭司(四十二8)。

神沒有因為約伯「言詞激烈」而與他破裂關係。約伯的不甘心,勇於向神表達內心的不滿,讓他的信仰有所突破,以前信奉的是風聞有神,後來卻是親眼看見神。在旋風中遇見神後,苦難問題已經不再是一個問題。約伯最終放棄向神訴訟其不公。少年人,苦難的轉捩點在於人神相遇,也在於遇上人生突如其來的苦難時選擇不去逃避神。即使約伯遇上不尋常的人生,認為是神無緣無故攻擊他,他也決意留在神的身邊哭訴自己的苦況,而不是放棄信仰,對神不聞不問。出路不一定是問題得以解決。當我們有不滿的時候,明白神容讓我們哭訴。最重要的是不要因著苦難而離開神,反而在祂面前哭訴、尋求祂的安慰及幫助,苦難即使沒有過去,信徒也可以因著神而有能力面對人生的高低起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