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幾回說到,往異地短宣的過程,總是嚐到各種的「陌生」」︰無論是在衣食住行、語言掌握、或是與當地弟兄姊妹溝通等等外在層面的陌生,還是在自己內心經驗到的水土不服,就是各種的不熟悉、不適應、膽怯、尷尬、不安,甚或是挫敗與無力感。
不過,在短宣那種行程緊湊的節奏下,著實沒有甚麼時間和空間,容讓我內心去作太多的發酵和反應。結果,在「煮到埋嚟就頂硬上」的「deadline fighting mode」之中,我驚喜地發現︰「咦,過咗啦喎原來」。自己擔心的最壞與最差,並沒有發生;掙扎不安中的自己,仍然可以有微小但真實的「有所作為」;並且焦慮與無力,讓我更自覺要倚靠上帝、更懇切而發乎內心地去禱告、去尋求上帝。事後回望,我發現,原來「陌生」並沒有擊倒我、並沒有害我;相反,原來「陌生」幫助了我,並讓我有所得益。
這讓我開始思考,我本能上很抗拒、相當討厭的「陌生感」,或許原來是一樣苦口良藥,不舒服但很有益的「成長養份」。
或許,陌生感能讓我放下自己的先入為主和既定框架,而較敏感於別人與自己的差異,進而更快去發現映入眼簾之事物的獨特樣貌和特徵。就像到了緬甸的我,發現整個視野、整個生活節奏與模式都不同了一樣;陌生感提示我們,有「不同於我們本身」的東西正在接近。人性總是容易認定,自己行之有效的那一套方式就是「正確」的方式,就是理所當然的那一套。或許,陌生感能讓我們發現,別人那套與自己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原來也同樣地行之有效,同樣能夠存在得理所當然。如是者,陌生感會打開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看見一個更廣闊、超越我們本身想像的豐富世界。
也或許,陌生感能讓我們轉過頭來,發現自己未知的另一面。人的表現與反應,在不同場景、不同狀態下,其實總會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我們人生大抵都是在香港度過,於是,在這個習以為常的環境,我們形成了對自己的認識;但這種認識,有可能只是「這個特定環境下的特定表現」(就如我認識不少朋友,在注重背誦標準答案的香港教育制度下成長,很容易就認定自己不是「讀書的材料」;但當他們有機會去外國學習,才發現自己只是不符合「香港讀書模式」,卻並非所有學習模式都不擅長;在另一種學習文化和氛圍下,原來他們可以是「讀書的好材料」)。陌生的環境,正正能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發現自己擅長的與不擅長的、發現一己的盲點與先入為主、也發現自己對待不同事物的反應。可以這樣說,在人生不同起伏與狀態之中,我們仍然感興趣、仍然會花時間去做、仍然有心去追求,那事物就是真愛;在不同場景、不同的人面前,我們仍然相當穩定而沒有太大分別的性格,就是我們真正的性情;在不同環境中,我們都統一地掌握得比較快、統一地擅長做的,那就是我們真正的特長。自我認識,本來就是這麼一回事︰那是在不同環境中反覆實驗、又反覆驗證的結果。
陌生感,讓我們認識世界、發現視野中未曾接觸過的事物,也讓我們認識自己、發現自己未知的另一面(或能夠更有基礎地肯定已知的自己)。當然,要嚐到陌生感的這些益處,我們首先要克服陌生感所帶給我們的「水土不服」,就是內心裡頭各種的膽怯、尷尬、焦慮、不安等等。
如何克服這些「水土不服」?我們下回再談。下回以先,邀請你首先思考一下,你身邊有哪些事物是令你正在產生陌生感,甚或正在令你水土不服的?這些陌生的事物,有可能正在向你揭示一個怎樣的自己、一個怎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