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年輕人流行用社交APP來認識朋友,你有試玩過嗎?網上認識朋友涉及性及色情相片的陷阱,交友APP與實體面對面認識朋友確實是兩回事;坊間有不少教育團體,宗教群體及家長們都十分關注青少年網上交友問題。無論你年紀有多少,都需要朋友的陪伴與成長。記得有少年人在他首次參與團契活動時,分享了一幅圖片代表他心情;是一位小男生,獨自坐著的場景。看後讓人感覺有點孤單及寂莫的感覺,隨後他分享,希望能在團契中結交朋友。(原來他沒有朋友)。你是否也經歷過無朋友時,感覺孤單,渴望能有朋友陪伴同行的時候?在人成長的過程中,特別是青少年時期,渴求被朋友接納,容易受朋友團體次文化所影響,以致朋輩的友誼關係直接影響青少年的自我認同。青少年多半渴求被同儕接納,而產生對團體次文化的依附。意思就是:若你在群體中找到朋友,就能影響你留在該群體的歸屬感,興趣及意欲。
在學校認識的人,你會稱他為同學,那麼你會如何定義朋友呢?能與你志趣相投、懂得互相尊重、價值觀接近等等。FRIEND,在劍橋字典的解釋(a person who you know well and who you like a lot, but who is usually not a member of your family)中,朋友就是一個對你有深入認識的人,而你又喜歡的人,而這個人並非你的家庭成員。朋友更是會在開心時一起分享,無聊時一起做無聊事,在患難時會與你共同進退,在艱難時伸手作出幫助,在失意時為你打氣,在犯錯時提出糾正,在迷失時指引方向。現實中你能找到這樣的一位朋友真的很不錯!你找到嗎?箴言作者曾為朋友作出以下的定論:「朋友平時常相愛,唯在難中見兄弟。」箴言17:17你與朋友曾經歷那些患難,以致你能與他產生深厚,不變的感情嗎?朋友的關係不是單方面的付出,而是需要互相的付出,以致關係能變得更堅固。一段真摯的朋友關係,是需要有真誠的分享,彼此能說真心話,沒有任何虛偽作假。當你朋友越來越多,你就會發現,有些人喜歡用事非當作人情,作為與人交往的手段。若你認識這些人,就要小心提防,真正的朋友是不會將朋友的關係當作工具,賺取別人的信任,從而建立關係的。
在聖經中最為人熟識的真摯友誼-大衛與約拿單的友誼,約拿單面對爸爸掃羅王追殺好友大衛的事上,他沒有單方面聽從父親的說話,而是理性地與父親討論,並且幫助朋友脫離父親的追捕。雖然最後結局不似他們預期,約拿單與大衛仍帶著對彼此的信任,守望這段友誼;大衛在約拿單離世後,也遵守恩待他子孫的承諾(撒母耳記上20章)。願你在與人建立關係上,能找到一位認識你,又願意與你講真話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