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怒氣中的掙扎(下)

上回我們探討了耶利米回應上主呼召的時代,是一個動盪的時期,他為了傳遞上帝的信息,歷盡艱辛,吃盡苦頭。從耶利米的立場來看,他絕對有理由向上帝投訴。首先,他因為傳達上帝的信息,遭受人群的謾罵、漠視和中傷,這些都令他心灰意冷,不時想到放棄;他好像四面受敵,經驗著失敗和絆倒;他被稱為「心碎的先知」,他的自我形象受損。其次,耶利米更是投訴上帝的本質,因為他心中上帝的形象扭曲了。他感到被上帝愚弄、欺騙和出賣。自他成為上帝的代言人(先知) 以來,遇上種種的苦難都令他感到孤獨和被上帝遺棄。他的確有權利對這位令人難以理解的上帝作出投訴。

也許我們都能理解和體會耶利米的感受,因為我們都曾親嘗理想破滅的滋味。上帝似乎漠不關心,禱告也得不到半點回應,找不到任何慰藉,上帝彷彿好像把自己反鎖在遙遠的天國裏。我們就像耶利米一樣,感覺被困在一個無法逃脫的困境中。我們感覺世界上所有不如意事都在自己身上發生,但耶利米的遭遇令我們在掙扎中找到出路,在失意時找到禱告之門。

耶利米的經歷好像為我們派了許可證,讓我們可以向上帝發怒!他認為我們可以投訴上帝。這個意念可算是前所未有,打破忍氣吞聲的傳統。耶利米也提醒我們,必須對上主完全坦誠,在禱告中不能夠帶上假面具,不造作、不假裝和顏悅色。我們可以適當地表達憤怒,將內心所受的創傷宣洩出來,讓禱告成為從內心束縛中得釋放的途徑。耶利米亦告訴我們,上帝最重視的是我們敞開的心,只有上帝能充份理解我們的傷痛,亦只有衪能使傷痛轉化過來。耶利米參悟到衝破這個困局的方法,他向上帝苦訴後,他可以釋放地說:「然而,耶和華與我同在⋯⋯ 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歌!要讚美耶和華!因他救了窮人的性命脫離惡人的手。」(耶二十11、13) 他明白受苦的日子必然有完結的一天,他可以仰望上帝,為自己及人民,尋找到醫治及復原的可能性;在艱難的時刻這信念支持他,信心最終戰勝了絕望。

一味否定自己的憤怒,反而會讓負面情緒積累和加劇。好好疏理自己生氣的原因和程度,適當釋放所有憤怒,讓怒氣轉化成力量,反而對我們的靈性更加有益。真相是上帝與我們同在,無論任何處境中我們都可以向上帝呼喊,讓上帝釋放、轉化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