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中的掙扎

香港人都市壓力大,不論是打工仔、青少年。青少年面對學業更是難以喘氣,這個現象並不是今天才有,而是香港向來的精英主義,所帶來的惡果;高中生由踏入中四開始就要預備中六的DSE,想有空間?非常艱難。青協「關心一線」於今年9月期間,以便利抽樣自填問卷形式成功訪問了5,504名中一至中六學生,了解他們的開學情緒及適應狀況。在5,504名受訪學生中,近四成二(41.8%)壓力指數屬偏高水平,自評為7至10分。學生在疫後的開學壓力雖然較去年放緩,但仍然處於壓力高的狀態。其中一個個案,一位就讀傳統名校的中六學生,校內師生自然都十分重視成績、同學競爭激烈;去年中恢復實體課後,便需要不斷追趕進度。為此,除了上學和補習,他近乎足不出戶,身心感到極度疲倦;今年開學後,他出現手震及失眠的情況。面對聯招選科,他感到十分迷惘,雖然得到父母和朋友關心,但文憑試將至,自知身心狀態已經透支的他無奈地表示︰「頂得幾耐得幾耐」。1 壓力的來源可能來自社會風氣、父母的期望、同輩的影響,甚至是自己對未來的籌算。

以利亞,一位我們熟悉的舊約先知,他可以說是壓力爆錶的表表者。他生長於以色列歷史中的黑暗時代︰亞哈王的統治充滿邪惡,任由王后耶洗別擺佈,倒行逆施地在以色列國興起巴力的異教。在這個處境之下,上帝分派給以利亞的任務,是要他維持君主制的公義準則,及在亞哈王誤入歧途之先作出勸諫。在(王上十七章) 他到亞哈面前宣告上帝對亞哈的裁判、就是嚴重旱災即將臨到以色列時,以利亞馬上令自己陷入險境。上帝告訴他:「你離開這裏,往東去...... 藏起來」(王上十七3) 。因耶洗別一定不肯放過以利亞,上帝就助他尋得藏身之處,並透過烏鴉及寡婦供養他。維持了三年的旱災後,上帝再差遣他去見亞哈王,預言雨水將臨。途中遇到正直的俄巴底,得知原來亞哈正到處搜捕以利亞,而耶洗別則不斷濫殺以色列的先知。以利亞見亞哈時指出,國家承受旱災是因為亞哈王拜偶像所致。不知以利亞是否受到自己滿腔熱誠的鴻圖大計所影響,打算揭發耶洗別的陰謀;他按自己的意思,偏離上帝交托他的任務範圍,挑戰亞哈王,以一人之力大戰450名巴力先知。究竟是因為他性格頑固,才獨斷獨行?還是他想做烈士、贏取景仰和尊重,甚或想成為最勁的先知?還是他純粹不喜歡與人合作,才一人「頂硬上」?他的動機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即使大戰最終因上帝的介入而得到大勝,以色列的政治腐敗及崇拜偶像的風氣,並沒有因這場勝利而有絲毫改變,以利亞更換來被全國軍方追殺的命運。

以利亞心力交瘁、壓力爆錶,其程度到達令他尋死的邊緣︰他在樹蔭下崩潰、倒下時呼喚上帝。上帝明白他體力透支的需要,於是透過天使,讓他得以充飢止渴,又令他沉睡,得以休息。仗著這份休息,以利亞得以有力氣走到曠野中的西乃山去,在山上獨處、在上帝面處梳理過去、整理生命。當以利亞在西乃山真誠地向上帝吶喊後,上帝藉着烈火、地震、疾風等代表著巨大工作壓力的現象,去讓以利亞明白,上帝並不在這些喧嘩紛亂之中;反而,在擾攘過後的微小聲音中,在寂靜裏,以利亞找到上帝。我們可以學習以利亞的故事,適時安靜下來,讓上帝有機會和我們說話,從內心醫治我們,更新我們的靈性,這是防止壓力使我們耗盡的最好方法。


1 參<青協公布「中學生開學適應」問卷調查結果>,https://hkfyg.org.hk/en/2023/10/11/%E9%9D%92%E5%8D%94%E5%85%AC%E5%B8%83%E3%80%8C%E4%B8%AD%E5%AD%B8%E7%94%9F%E9%96%8B%E5%AD%B8%E9%81%A9%E6%87%89%E3%80%8D%E5%95%8F%E5%8D%B7%E8%AA%BF%E6%9F%A5%E7%B5%90%E6%9E%9C-2//〔2023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