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社會總在高舉著一些「成功方程式」、一些「通往幸福美滿的既定路徑」。但在「後現代主義的批判視角」之中,這些方程式、這些美滿路徑,不少時候都有點言過其實,兌現不了其承諾的美滿。我們先前已經舉過一些例子。
前人的「既有路徑」,漸變得「此路不通」;人們口中可信的,漸變得不能夠相信;既有秩序正在逐漸崩裂與坍塌、世界正走在「集體性失序」的路上,這是後現代凝視世界時,所產生的一種很直接的感受。
如是者,「失序世界」是後現代的世界觀,更是其核心感受。
世界,到底是仍然行之有效,還是已經逐漸失序?這是一條「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也是「現代」與「後現代」常常爭拗的一條問題。要去佐證「社會齒輪仍在有效運轉」,我們可以找到一堆例子;要去論述「社會秩序已漸見失效」,我們也一樣可以列出另一堆例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怎麼去辯論都達不到共識。
不過,當「失序世界」是後現代的一種核心感受時(而後現代對事物的判斷基準,又傾向重視直觀感受,多於理性論述時),筆者發現,跟後現代主義交手,實際上是不太需要去辯論的。因為,那實在是一種情感。
我們大可從宏觀層面,去分析和討論「後現代主義」的意識形態與世界觀(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嘗試進行這種宏觀論述,筆者相信這也是有益的)。但在微觀層面,亦即在一個真實的青少年心裡,1 「後現代主義」是一種說也說不清、卻又是真確存在的情緒。這種情緒,表現在對權威人士和其道德高地的輕蔑,彰顯於對傳統與建制的不信任,見於對社會主旋律的不服從和抗拒(以致「躺平」之說大行其道)等等。面前的青少年(參註腳1)有可能連「後現代主義」是怎樣一回事也不太清楚,也沒有興趣去了解;但他/ 她就是不知為何對於老師和長輩傾向不怎麼信任、面對「絕對正確的教導」總是覺得不忿、亦總是容易對社會、對世界感到失望。2
在這些現象面前,我們大可覺得這樣的青少年(參註腳1)過度情緒化,看待事物不夠理性客觀;也可以批判他們不知足,身在福中不知福,坐擁許多美好卻仍在無病呻吟;甚或斷定他們根本就是「厭煩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癢… 掩耳不聽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語」(提後4:3-4,節錄)。不過,於筆者而言,這些外在現象,首先反映的,是存在於「後現代主義」內心的感受與情緒,是他們正在表達其內心的波濤洶湧。
跟後現代主義辯論「世界是否已然失序」並沒有太多意義;看見和聽見他們在世界孑孓而行時,所嘗到的落寞與惆悵,或許才是「失序世界」的真正意義。
1 在此,筆者以「青少年」作為「標籤」,目的是希望為「後現代主義」這個抽象概念,帶來較為具體的圖像。但筆者想強調,「標籤」本身是一種過度的簡化,容易強化既有的刻板印象 (stereotypes);就如「後現代主義」本身並沒有年齡限制,任何年紀的人士都可以受「後現代主義」影響,而有下文所說的現象。
2 當然,這些現象背後都指涉著複雜而多元的緣由和因素,並不能單單以「情緒」去一言以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