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腦朋友2 -- 喜怒哀樂背後的情緒道理

九年前,《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上映,電影贏得奧斯卡及金球獎最佳動畫。

當年,電影描述少年時期的女主角韋莉腦海裡的各種情緒,包括阿愁、阿樂、阿憎、阿驚與阿燥,這些簡單的喜怒哀樂情緒,他們如何共存,幫助韋莉如何長大,如何面對家庭裏的種種衝突。
今年,《玩轉腦朋友2》的故事核心轉往朋友之間的認同,韋莉發現到友誼並非永遠如自己想像,再好的朋友也有可能會別離,同時懷疑自己能否擁有「被欣賞和被認同、卓越與優秀」的生命,韋莉開始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這樣阿焦(焦慮)、阿羨(羨慕)、阿厭(厭惡)和阿尷(尷尬)出場了!

這些角色登場,讓韋莉的腦海裡有更多的情緒角色,不只大哭或大怒那樣簡單,「焦慮」帶來不安感,讓自己沒有信心,不知該如何往上進步與提升,能讓自己變得更強,單純的喜怒哀樂恐怕已不適合,「焦慮」帶領其它情緒讓原始的喜怒哀樂退位,經歷了另一次成長的冒險。

我們如何看待一個人的情緒轉變?如何體會到自己有不同的情緒轉變?情緒是可以認識、管理和教育的嗎?

香港心理衛生會在2024年初發報一份調查報告,發現港人的抑鬱指數再創新高,此份報告的新聞稿題目是:「港人抑鬱指數再創新高•青年及男士尤需關注鼓勵身邊人學習精神健康知識•辨識及察覺有需要人士」(參考:https://www.mhahk.org.hk/Chi/Review/2024/20240209mha/Press%20release.pdf)相關的調查我們並不陌生,總是教人關注。

近年,不少歐洲國家已把社交及情緒教育列入主要教育目標;例如教授學生社交、情緒能力、抗逆力等。新加坡和台灣已把社交及情緒教育增設在學前、中小學教育目標和正規課程內。

這邊廂,香港學生的情緒認識和管理學習又怎樣?筆者聽過不少老師說,暫時只靠學校以自願性質參與,或教授其他科目時順帶學習。香港教育不知何時才能「以人為本」?

很多教育家、心理學家、輔導學者都認為一個人學懂認識和善待情緒,當自己和別人出現異樣情緒時,肯定會更懂得處理。負面情緒有很多種:羞恥、內疚、傷心、憤怒、仇恨、自卑、失望、絕望、驚恐等,不同情緒的面對和處理方式各異,在很多成人都未必認識的情況下,造成不少人都有情緒困擾的問題。

著名心理諮商師諾曼.萊特(H. Norman Wright),他有超過三十年的輔導與教學經驗,萊特的著作近百本,甚受歡迎。主題包括婚姻、兩性、兒童、創傷治療等。

在他其中的一本著作:《情緒,如何療癒:憂慮、憤怒、壓力和憂鬱?》。作者認為每一種情緒都會有正向與負向的層面,此書讓讀者用健康的心態認識自己的情緒,既不否認,也不逃避後果,而是積極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去面對。作者提供面對這四類情緒的15個有效方法,讓我們也學習用健康的態度面對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