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提到,1 一個人決志皈依基督,牽涉到人生格局上180度的改變,是一個在三觀層面改轅易轍的決定,是一種在本質上進行割裂式、斷層式的生命改變。但對於「生活自少就符合信仰基本格局」的「信二代」而言,2 「決志」卻鮮有帶來這種改轅易轍的變化;決志前與後,一樣是上教會、參與團契,甚或繼續事奉、讀經、祈禱。這種決志前後的模稜兩可,其實是會帶來相當的信仰矛盾與掙扎的。
信仰,不單是在頭腦上堅定擁護一種價值觀,或是在情感上咬緊牙關地忠於一種意識形態;信仰,本質上更牽涉一種「在實踐與經歷之間的無限循環」。上帝,乃肉眼所看不見;其聲音,是耳朵所聽不到的。怎能相信上帝是真實存在、是活著的主?純靠咬緊牙關竭力相信,短期或許能夠說服自己;但要能夠長遠地相信,且信得心悅誠服、站立得穩,卻是需在看得見、觸摸得到的事情上,經驗得到那位看不見、觸摸不到的上帝。例如,我們在祈禱的實踐上總會帶著期望,不僅期望祈求得到應允,更是期望在祈求得應允、困難得幫助時,經驗得到上主的真實與同在。3 又例如,在讀經的過程,我們渴望能夠發現經文的亮光、洞見上主的智慧,以致我們能成為更屬靈的人,看透世事的底蘊(林前2:15),比我們的仇敵更有智慧(詩119:98)。4 甚至乎,在耶穌基督已經升天、還未再來以先,我們冀盼自己能通過委身於看得見的教會、觸摸得到的信仰群體──基督的身體,去經驗耶穌基督原來通過聖靈內住在教會這信仰群體之中(林前3:16、約壹3:24),並藉著聖靈使眾信徒同歸於一(弗2:19-22、弗1:10、約17:22)。5 信仰,本質上牽涉一種「實踐—經歷」之間的不斷來回。我們因經歷過上主的恩典,於是願意實踐信仰;在實踐信仰的過程,我們又渴望能經歷上主,去驗證我們的信仰、去堅固我們的信心,以致我們更願意去排除萬難、優先實踐信仰。信仰的實踐與經歷,就是這麼一個周而復始、相輔相成的循環。
從這個角度去審視信二代的「決志」,或許更能突顯當中的矛盾。決志的嚴肅,在於人決意因信靠上主而令其餘生的生命實踐都不再一樣,正所謂「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 現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着」(加2:19-20,節錄)。在經驗層面,能夠經歷決志前後生命真的不一樣,乃驗證「這決定沒有做錯」的重要一環,以致人能心悅誠服地體會上主是真實的、信仰是真實的,進而願意繼續堅持決志的內容,繼續優先實踐信仰。但是,對信二代而言,嚴肅決志竟帶來生活依舊;是為上帝大能、能顛覆人生命的福音,竟沒有為自己的生命帶來太多可見的改變,這種經驗,是相當矛盾而帶有張力的,會讓信二代產生諸多相當核心的信仰問題︰信仰與生活,到底有沒有必然關係?為何信是信了,卻是生活依舊?信仰到底是否真實?經驗不到的信仰,還應否叫作真實信仰?「老我」與「新我」差不多、「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卻又仍是與「老我」相差無幾,到底我有沒有悔改過?所謂「皈依基督需要在自我批判中作180度改變」,我卻找不到太多應當批判自己的地方,怎麼辦?信仰是否其實只是一種「差不多信仰」,只需要有口號上的宣告,有沒有自我批判或悔改也不太重要?如是者,明明決志是個押上餘生、改變人生中軸的核心決定,卻帶來更多直指核心的問題、甚或懷疑,「信二代的決志」,實在複雜。更甚者,不少時候,論到決志、福音這種「非常絕對」的課題,教會的教導都傾向變得理所當然、十分絕對、沒有太多討論空間;結果,信二代空有一肚子的問題,卻很多時候都陷入有理說不清、有感受卻不容表達的境況。信仰帶來眾多張力,卻只能存在心中;明明是自由與釋放的信仰,卻帶來有苦自己知的矛盾與掙扎。這份有關「決志」的經歷,認真不容易。6
篇幅有限,我們下回再續。
1 可參考2023年5月5 日的牧聲《信二代的信仰路(一):決志》
2 「信二代」通常泛指父母皆是信徒(且整個家庭恆常參與教會聚會)的兒女。
3 當然,「上主不應允我們的禱告」在本質上仍是一種真實經歷,教我們再思自己的祈求、審視其與上主心意之間的差別,以致我們再次謙卑自己,承認上主的意念和道路,非同人的意念和道路(賽55:8-9)。
4 又當然,堅持正道的人總是要付出代價,抵受磨難(提後2:2-3, 15);上主的道是一種屬靈的智慧,而不是一種能夠必然讓我們「優勝於世人」的成功方程式。
5 但又話說回頭,各處經文的「同歸於一」均帶有終末的向度,是一種已然與未然(Already but not yet)的應許,要待基督再來時才能徹底成就。
6 當然,以上心路歷程,傾向是描述那些「對信仰非常認真的信二代」;並非每一個「信二代」都如此認真,也並非每一個「信二代」都有以上掙扎,也有遇見良牧益友而得到開解的,正如筆者年輕時被栽培、受過其恩惠的導師與傳道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