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來港的女宣教士

最近閱讀一些宣教士的資料,讀到浸信會來港的宣教歷史,源於美國浸信會差派宣教士前來中國。第一對宣教士叔未士牧師(John Lewis Shuck)和叔何顯理師母(Henrietta Hall Shuck)於1835年離開美國,在1836年8月抵達第一站澳門,及後於1842年由澳門轉到香港,設立教會並開辦學校。

對於第一位居於香港的西方女性,要適應完全陌生的環境實在不容易。叔師母寄給美國的家書中形容,香港是一個發展迅速的城市,有傳教可使用的設施,更有英國政府對居民的保護。但香港天氣對她來說實在熱得驚人,令她有點坐立不安,她需要在浴室放了很多桶水沖身,在炎熱天氣下作降溫之用。

雖然在生活和文化上面對各樣的挑戰,但在家書中反映了叔師母每天的服侍。每天早上10時前便會處理好家務,然後在家教書,高峰期更有超過30位學生在她家裡聽課。中午她稍作休息半小時,然後唱唱歌、看看書和教女孩子做針線。下午4時吃飯後,便出外探訪;返家後再喝杯茶,和家人分享聊天至晚上8時,與四個子女讀聖經和祈禱,8時半再送孩子上床睡覺。

家書中記錄叔師母來港兩個月後曾說:“Can I be useful here? If not, I could not be happy.”這反映她願意被主使用的心志,她特別重視對女孩的教育,不少華人女性跟她學習英文、地理和歷史等知識。她在極力爭取老弱婦孺權益的同時,亦相夫教子,令丈夫可以專注傳道服侍──他在1842年得到港督砵甸乍免費撥出皇后大道臨海地段,設立了全中國第一間基督教教堂──皇后大道浸信會。他們在長洲開設了佈道所,次年又開辦學校,惜叔師母於1844年11月27日因病去世。她備受愛戴,喪禮出席者眾多,更不分階級,不分種族,大家只為向她作最後致意。她的棺木最後由40名洋人警察舁送到跑馬地墳場安葬。

叔師母的生命看似短暫,但她與丈夫叔未士牧師同一心志願意被神使用,真正融入當地文化,忠心事奉作出貢獻。正如保羅說:「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腓立比書1章20節)今天,我們有著不同的原因離開香港開展新的生活,雖然不全然與宣教士一樣,但帶著被主使用的心志卻叫我們迎向挑戰,無論在哪一個地方也活出主的生命!

20210305article

叔未士牧師夫婦(圖片來源:香港浸信會聯會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