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敬靜默

崇拜開始時,主席都會以哈巴谷書二章二十節作為宣召:

「惟耶和華在祂的聖殿中;全地的人,都當在祂面前肅敬靜默。」

我們從字面曉得它的意思是呼召會眾參與崇拜時,要以肅然起敬的心來敬拜上帝。事實上,崇拜期間不是我們玩手機、回覆社交網站信息,更不是剪指甲、聊天的時候。我們相信上帝在聖殿中臨在,當以尊敬上帝的心來敬拜祂。
可是有人會問:「既然崇拜宣召吩咐我們要『肅敬靜默』,那麼我們是否不應在崇拜中大聲唱詩、一同朗讀聖經、開口說『阿們』呢?」

那麼,我們首先要明白這節經文的上下文脈絡,然後才能掌握它本來的意義。哈巴谷書二章二十節座落在二章六至二十節的段落之內,它的最大特色是運用了五個「禍哉神諭」(中文譯作「有禍了」)(二6-8,9-11,12-14,15-17,18-20)來斥責巴比倫的惡行,在哈巴谷先知宣告這五個神諭時,巴比倫仍然所向無敵(當時大約在主前600年),但上帝卻使這大國在主前539年亡於瑪代波斯聯盟的手上。1 最初四項的禍哉神諭(二6-17)主要斥責他們社會上的不公義,而第五個禍哉神諭(二18-20)主要斥責他們對假神的敬拜。2

我們一起看看二18-19:

「雕刻的偶像,人將它刻出來,有甚麼益處呢?鑄造的偶像,就是虛謊的師傅。製造者倚靠這啞巴偶像,有甚麼益處呢?對木偶說,醒起!對啞巴石像說,起來!那人有禍了!這個還能教訓人麼?看哪,是包裹金銀的,其中毫無氣息。」

這裏最諷刺的是:人手所造的偶像,本身並不能說話和教訓人,反而說話的是活生生的人。他們即或叫木偶醒來,叫石像起來,這些用金銀包裹的偶像,都不會有任何回應。3

在這個基礎上,先知便以第二十節作結:「惟耶和華在祂的聖殿中;全地的人,都當在祂面前肅敬靜默。」意思是活生生的人,即或多麼努力叫醒那些偶像,他們都不會有任何說話和教導。相反,耶和華就是那位會說話、可以教導人的活神,不需任何人向祂喧嚷,才向他們說話。此外,全地的人必須在上帝面前保持莊重和安靜,是表示對上帝的尊重,亦諷刺偶像的一無是處。

無可否認,按着經文的本義,這節經文並不是應用在崇拜宣召的場景,有聖經學者亦認為這樣的做法十分不當。 惟教會傳統上已選取這節經文運用在崇拜的宣召環節多年,甚至有歌譜與歌詞由詩班、會眾在崇拜開始時唱誦, 讓參與的會眾的確感受到自己需要預備一顆敬虔、莊嚴的心來參與崇拜,不敢怠慢,因為我們所敬拜的上帝,不單有慈愛的一面,亦有祂威嚴的一面。這節經文甚至像法庭那麼嚴肅,表示上帝在此要審判列邦的罪, 叫我們知道,我們所信的上帝是一位輕慢不得的上帝。

筆者認為,身處香港這個大城市的基督徒,每天在社會上所遇見的不公義的事、到處的偶像,許多不同的聲音和看法,不斷塑造著人的價值觀,必須認定真理的源頭只有一個,就是上帝向人類的啟示。我們要以尊敬的態度、安靜地領受上帝的教訓,順服上帝的帶領來生活,我們就可以從自我中心轉移到以上帝為中心的生活,避免受到社會違背聖經真理的價值觀侵蝕我們的生命。若果從這個向度來應用這節經文在教會崇拜的宣召中,就有其可取之處,因為每一次崇拜宣召時,經文都會先提醒我們以認真的心聆聽真理,以至可以辨識真假對錯,作出合乎上帝心意的生活抉擇。


1 貝克著,潘秋松譯:《丁道爾舊約聖經註釋:那鴻書、哈巴谷書、西番雅書》(台北:校園,1998),頁69。
2 Steven Tuell, Reading Nahum – Malachi. A Literary and Theological Commentary (Macon, Georgia: Smyth & Helwys, 2016), 94.
3 Marvin A. Sweeney, The Twelve Prophets. Vol.2: Micah – Malachi. Berit OLAM Studies in Hebrew Narrative & Poetry (Collegeville: The Liturglical Press, 2000), 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