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基督呼召一個人,祂是召他來為祂死。

上星期參加了一個名為「歷史的潘霍華,現代的潘霍華」公開講座。不知道大家是否認識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1906-1945)是誰?他是德國納粹時期一位著名牧者與神學家,與另一位更為華人基督徒熟悉的德國神學家,卡爾‧巴特(Karl Barth,1886-1968)是同一個時期。

潘氏的著作近年開始為華人信徒認識,可能有兄姊也讀過他的著作。最為人熟悉的,一定是《追隨基督》,裡面有句名言:「當基督呼召一個人,乃是叫人為祂(for Christ) 而死。」記得還在神學院時讀他的書時,讀到這句,那份震撼人心的力量,到今天仍然不減。而他的神學另一個重要觀點,就是為他人(for others)而活。

潘霍華是一位實踐型的牧者,著作從不離地,相信就是因他這種與基督同死和利他者的實踐信念。作為信義宗的牧師,他並沒有被路德神學(將世界和教會分為「兩個國度論」)的框架轄制,反而能突破傳統,探討教會社會學:他指出人進入教會不能夠不面對社會,人在社會中不能夠不上教會。因著神賜我們在生命中每一個階段不同的角色,而這些角色是為了回應社會的呼喚,從而實踐回應基督的呼喚。

好像為人父母者,你會怎樣在家庭中回應你的兒女要求打遊戲機,而不做功課的要求?你怎樣以信仰去回應他們?怎樣以基督的愛與教導去回應你的兒女?在工作的範疇中,如你是一個政府的決策者,你怎樣回應市民的需要與訴求?怎樣以愛基督的心,去愛護市民?在教會的層面中,若你是一位信徒,你怎樣回應鄰舍的需要?怎樣以基督的眼光去關顧身邊有需要的鄰舍呢?

基督信仰是一個實踐性的信仰,我們每位信徒不可能只在思想上認識基督,而沒有實踐的。正如雅各書二15-16節中提到,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甚麼益處呢?

活出信仰,從來都不是象牙塔的學術理論,從教會的宣講、聖經的教導,我們都知道,但我們有多少人願意切實地遵行呢?試想像一下,如果我們各人都能在自身的崗位中回應環境向我們發出的呼召,不論是一個微笑、一杯涼水、一份支持、一句盼望的說話,不需要讀神學、不必是傳道人,只要每位信徒都在關鍵時刻回應基督的呼喚,就已經能在這不安的世代中為身邊的群體帶來盼望,見證基督。

潘霍華的神學或著作的影響力也許不及巴特,但在他短短三十九年的壽命中,一生不斷面對時代的挑戰,從沒退縮:他支持反納粹的「認信教會」 (Confessing Church),三十歲就被終止大學教職、三十四歲就被禁止公開證道、文章不得被出版、三十七歲被捕,最後在一九四五年,四月九日被納粹政府判絞刑處死;諷刺的是,他死後二十二天,希特拉自殺身亡。即使燈火終會熄滅,時代都會過去,但潘霍華的生命,至今仍影響著每一代的信徒。唯有追隨基督,堅持基督的捨己精神,在身處的時代、社會、崗位、群體中,有責任地有行動地實踐信仰,不讓愛心冷淡,以利他者為前題去生活,這就是神對每位信徒的呼喚,因為神就是愛。